您的位置:  首页 > 技术杂谈 > 正文

软件测试面试:拿到一个产品(版本)如何开展测试?

2023-03-06 14:00 https://my.oschina.net/u/5482468/blog/8444652 M虫神软件测试 次阅读 条评论

产品提测后,如何开展测试?

我们都了解软件测试的执行流程,......提测-冒烟测试-详细测试-提交缺陷报告-回归测试,但软件测试并不总是线性过程,它甚至可能是螺旋结构,不断地试错,不断地迭代,不断地回归,直至最终的可用版本。

那么测试人员拿到提测版本后,如何开展测试?如何进行第一轮、第二轮测试?

第一轮测试:

1、从冒烟测试开始,也就是最简单的测试,如果不是特别复杂的项目,可以直接由基本流+备用流的方式来进行快速测试,也可以认为是可用性测试,能否继续进行下一步取决于冒烟测试结果是否通过,如基本流未通,则可以直接退回。否则,继续下一步

2、在快速测试过程中,可能激发了某些灵感,这时一定要记录下来,或者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时,也做好记录;做记录的同时可以去补充测试用例,也可以暂时放在待测试想法列表中,通过后续的步骤时,来决定这些想法是否有进一步测试的必要

3、开始执行用例,测试用例一般情况下会区分正向反向用例的,在这个步骤中,先执行正向用例,若未通过数没有超过规定的比例,再执行反向用例;同时在这个过程中,很可能开发人员已提交过N个版本,那么仍需要不定期进行可用性测试

4、确保版本可用的情况下,且已执行完所有用例(部分阻碍用例除外),此时可以对第一轮测试做一个小结。小结内容包括:是否需要调整测试策略;是否存在重复出现的问题;以及自己经过一轮测试后对版本建立的初步认识等等

第二轮测试:

1、整理一轮测试中的缺陷报告,如果有测试管理平台,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筛选条件来查看缺陷类型和原因,以及缺陷增长趋势;多数开发人员不会主动分析缺陷,需要测试人员来评估哪些区域或模块需要深度测试,如果有修改过公共代码,哪些模块需要重复测试等等

2、结合一轮测试中的测试小结,及评估所有被退回测试或拒绝的Bug,分析拒绝原因并再次测试,记录好二次测试的结果

3、交叉测试,这一步可以灵活调整,视测试时间充分与否,交叉测试人员可以是同组的,也可以是外组测试,可以重点测试Bug聚集的模块 ,也可以探索测试,但测试完成后要做好小结,以便与第一位测试人员的小结做比对。查漏补缺。

4、回归测试,对所有提交的未关闭缺陷进行回归测试

5、可用性测试+大回归测试,在开发多次迭代的基础上,要进行最后一轮的可用性测试,在走流程的过程中,要重点关注Bug集中的模块或语句,以及重新打开频率较高Bug的代码逻辑,在最后一轮的大回归测试中,建议结对测试效果会更好。

最后,将每个步骤中的测试检查点形成文档,再归结到测试报告中。

以上,即是一般性软件产品的测试步骤,实际工作中,可以根据软件版本的大小,及测试团队的规模来具体规划测试流程。(更多软件测试干货可关注公众号“木蚂蚁”了解)

展开阅读全文
  • 0
    感动
  • 0
    路过
  • 0
    高兴
  • 0
    难过
  • 0
    搞笑
  • 0
    无聊
  • 0
    愤怒
  • 0
    同情
热度排行
友情链接